蚌埠 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珠城”的美誉。在地理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淮河的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是安徽省重要工商业城市、交通枢纽,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
2006年3月,蚌埠建成号称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的雕塑“火凤凰”。当地官方表示,打算把这座雕塑打造成蚌埠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以此强化文化、旅游***优势。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淮河从信阳穿过,境内98.2%的面积属于淮河流域。同时信阳又紧邻秦岭的余脉桐柏山,而淮河又发源于桐柏山,因此信阳正处于“秦岭——淮河一线”的中间点。它既是中国南北的过渡带,又是中国东西的过渡带。由于信***有南北自然风情,其自然的差异又引起人文风俗的变化,信阳既有中原文化热情好客的传统,也兼具楚文化细腻清秀的特征。从信阳市的官方介绍资料中可以看到,信阳境内的鸡公山是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当地人认为,相比位置偏东的江苏淮安,信阳处于中国的中部,因此更应该建设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
中国南北分界线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秦岭淮河经过的城市有湖北省的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邓州市等。
秦岭淮河经过的城市
秦岭淮河经过的城市有湖北省的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邓州市、驻马店市,安徽省的阜阳市、淮南市、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江苏省的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秦岭—淮河一线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秦岭淮河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候上的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③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
④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分界线周边城市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淮安市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国家测绘局的批准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所以江苏淮安就成为了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根据规划,整个标志园由主题纪念性广场、城市旅游接待地、大众休闲区、文化教育基地四个部分组成。
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比较典型的地区,同时南北地理差异并不是哪个省哪个地区所能垄断的,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绝对代表,因为这个地理过渡带是个比较广的概念。
矗立于江苏淮安市区古淮河上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的真容已全面显现。 标志物为一个微缩地球,位于红桥中间位置,也是河道中心线位置。球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
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是宜昌。
宜昌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宜荆荆都市圈核心重要成员“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辖地级市,古称夷陵。长江三峡起始地,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8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