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鼻子老道”的来历,一般有以下三种说法:
1、道士帽一般前面有沿,上翘像牛鼻子;
2、道士的发髻形状有孔,像牛鼻子;
3、道教鼻祖老子的坐骑是青牛,所以后来用青牛代指老子,牛鼻子代指道士。
目前比较被人认可的是第三种。
毕竟老子骑青牛的形象,以及老子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作《道德经》的故事,都是道教的经典传说。
老子本身也被称为青牛师或青牛翁。
历史上还有一位羡慕老子风范的道士,学老子坐青牛,号“青牛道士”。
可见,青牛或牛鼻子在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对道士的一种“雅称”,并不带有评书或明清***中的贬斥意思。
那么,为何后来“牛鼻子老道”变味了呢?跟“秃驴”一样带有侮辱的意味呢?
其实吧,有时候网上说的也都是瞎编的。
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道士的发髻像牛鼻子,所以叫牛鼻子老道,其实我觉得吧,有点扯淡!古时候无论男女都是长发及腰,道士盘头不***,可老百姓人家也一样盘头啊!道士盘头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一种像牛鼻子就成了牛鼻子老道了?拉倒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年老君爷骑青牛西出,老君爷骑青牛,我们这些徒子徒孙就成牛鼻子了?怎么不是牛蹄子呢?显然没啥说服力。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一句话没,叫“十道九怪”。是的,道士至今在许多人眼中还是保持神秘而古怪的,大多数的道人独居深山或者独自修行,往往就给人一种神秘,凡人不理的感觉。或者有的道士们就是单纯的脾气大还特别犟,跟牛似的!老百姓们就都传开了。
其实,我也不是想解释啥。或许我脾气也挺大还犟!!!
道士之所以被称为牛鼻子首先是因为,道家之人必须要打坐练气息,这是最基础的修行方法。我们知道鼻子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道士练气息时需要通过鼻子控制呼吸。而人们经常通过用绳子穿过牛鼻子的行为去控制牛,所以道士的修行方式就和牛鼻子产生了关联。
其次道教的始祖是老子,他常常将一头青牛作为他的出行坐骑,所以人们就戏称其为牛鼻子道士,并就此沿用下来。还有一种说法是道士的头上扎的发髻形状和牛鼻子极为相似,牛鼻子的称号也就由此而来了。
《隋唐演义》中,贾家楼四十六兄弟结义,排行第四的程咬金不愿叫徐茂公“三哥”,而是叫他“牛鼻子老道”。因为程咬金是员福将,总被徐茂公用计去解决一些常人无法应对的难题,把一个程咬金恨得牙痒痒的,干脆每次见面就叫徐茂公“牛鼻子老道”。如此看来,“牛鼻子老道”并非带有善意,而是具有讽刺意味。
为什么叫道士为“牛鼻子老道”?最常见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道士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牛鼻,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故被贬称为牛鼻子老道。好比和尚也被贬称为“秃驴”一样的道理。这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借代”手法,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称老人、小孩为黄发、垂髫。
第二,缘起于老子出关。众所周知,道家的顶头老大是老子,他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而去。在他成仙以后,青牛也伴其左右成为仙牛,后来的人戏称其为被老子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道士便有了“牛鼻子”的绰号。俗人通常以“牛鼻子"来贬称道士,因为说这个话的人认为:牛虽是已成为仙牛,但它还是畜牲。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一些明清评书章回***里,道士确实被额外的冠称一个“牛鼻子“”在前。
早见在明朝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五回中便有
而在清朝的章回***评书里,牛鼻子老道(牛鼻子道士)有着更多的出现。比如大家熟知的郭小亭的《济公全传》、如莲居士的《说唐合传》等等
道士的挽束的发髻外形形似牛鼻子
对照牛鼻子,以及道士发髻
另外,司马迁也曾提到一种叫做犊鼻裈的衣着,文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曾写道:
显而易见的,这是一种形似牛鼻的衣饰。宋初的李昉 在《太平广记》里也曾提到一种豹皮牛鼻子裤。
可见,对于把牛鼻子的形状来命名眼中所见的事物都是有着他的心理及认知基础的。
你指的是名人还是景点美食?上饶名人有朱熹,吴芮,詹天佑,方志敏等,景点有三清山,龟峰,篁岭,江湾,灵山,鄱阳湿地公园等,美食有灯盏粿,麻滋粿,清明粿等,其实有很多美食用普通话不会讲!
“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道教名山,三清山吸引着海内外很多游人前去游玩观赏。三清山地处江西省上饶市,是一个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或风景名胜,或人文古迹,在三清山周边,自然有着大大小小很多的地方,都值得游玩观赏的。其中有着“挂在悬崖上的村庄”之誉的篁岭古村落,不仅民居建筑独特,还有晒秋习俗,漫山遍野梯田花海,都是与别处不同的独特景致,值得一游。
再就是位于上饶信江南岸的龟山,“无山不龟,无石不龟”,大大小小众多的山峰、石头都形似各种乌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必须要说的是,这个以丹霞地貌称奇,大有看头的5A景区,票价却只60元,堪称良心景区呀。
与篁岭景区毗邻的石门山峡谷,峡谷内树木葱茏,飞瀑流泉,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峡谷中同时还有户外拓展和情趣体验等项目,个人觉得是抵达篁岭人多时,一个避峰游的好选择。
此外,在上饶弋阳,还有一个存于巨大天然山洞的佛寺---南岩寺。南岩寺起于晋代,寺随山岩架立,没用片瓦,却可以容纳千余人之多;洞内还完好保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高超精湛的石雕技艺。同时现在的住持是一位佛家造诣颇为高深的80后美男,也是让人意外而惊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7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