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正文

关于美食的诗,关于美食的诗句

  1.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你喜欢哪首?
  2. 关于咏叹美食的诗词,你知道哪些?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你喜欢哪首?

这里就不得不提苏轼和陆游两个吃货了。

苏轼最好的美食诗词当属这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路漫漫。

关于美食的诗,关于美食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斜风细雨的天气,烟笼着柳树和沙滩,洛水远远的流入淮河。伴着新煎的香茶,时令的鲜蔬,人生最美的还是清淡的滋味啊!

这首词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作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近五十岁了,少年时名动京师,中年时下地方任政,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人生的滋味已经被苏轼咂摸出大半了。这首词,既是写美食,又是语人生。

关于美食的诗,关于美食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轼这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几遭贬谪的他一辈子都在行走,脚步遍及九十多个城市,他把“吃货”的精髓发挥到极致,走到哪吃到哪。

黄州他做《猪肉颂》: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关于美食的诗,关于美食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南他吃荔枝: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为我们留下的这句千古名句,我非常非常喜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篇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苏轼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并且特喜欢吃,他可以说是走一路吃一路,他也写过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可是这篇非常独特,苏轼与同游者刘倩叔游山时以清茶野餐为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有种空山中两位似仙人的清茶野餐的空灵美。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地。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从轻发落的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却也是他最为“诗意”的阶段。《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都是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这首《初到黄州》是苏东坡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绪。开篇便是自嘲“平生为口忙”,因乌台诗案“事业转荒唐”。接下来一句却开始赞美起“鱼美”和“笋香”,失意之中还不忘美食,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唐・李颀《渔父歌》

 

饭抄云子白,瓜嚼水晶寒。/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唐・杜甫《孟仓曹步趾领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人》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唐·李商隐《酬寄饧粥》

 

饭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宋・陆游《用短》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吃穿住行,吃在排在第一位,所以人生有吃才得有沿续。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有了诗才会有意趣。所以当吃遇上了美食,既有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说到关于美食的诗,其实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苏轼的《惠州一绝》

1,《惠州一绝》诗的内容及译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惠州一绝》诗的赏析:

我们知道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在宋朝岭南两广一带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大多数迁客逐臣到这里,都会有哀怨嗟叹之辞。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苏轼却不一样,他在岭南一带游玩赏景,时间长了竟有了热爱之情。这首诗就写于苏轼在岭南第三年,到惠州一带,他对这里极为常见的荔枝也产生了喜爱之情,甚至表示如果让自己每天都吃荔枝,他就愿意永远呆在这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3,喜欢的理由:

关于美食的古诗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写的鸡鸭鱼肉等我们常常吃到的东西,而这首诗不一样,它写的是荔枝这种水果。我们知道荔枝这种水果大多产在南方,新鲜的每年五月才开始上市,而且未经保存处理还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所以看到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就会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

结语:综上所述,其实喜欢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并不单单是因为由它可以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还是因为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值得去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关于咏叹美食的诗词,你知道哪些?

自古以来,咏叹美食的诗词多至不胜枚举。

咏叹统治阶级所食所用极尽奢华的诗词,如杜甫《丽人行》: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

白居易的《寄胡饼与杨万州》,则充满了亲手制做美食和与朋友调侃的意趣: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表达的是来到村庄中与老朋友“把酒话桑麻”的喜悦之情。

苏轼《初到黄州》诗中写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让人不仅对美食心生向往,一幅山川秀丽、茂林修竹的美景,一并展示在读者面前。

陆游的《食粥》诗,表达了对养生的独到见解: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在咏叹美食的诗词中,苏轼一首充满哲学命题的《浣溪沙》,给人以别样的启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