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要提升品位,可以参考如下思路如下:
1.完善公厕布局。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游客市民外出半径的增加,要在城市道路建设、新项目开发中规划、设置公共厕所,支持有条件地小区改建公共厕所。
2.提升公厕标准。以沿街、沿湖、广场、旅游线路、城市绿道为重点,全力提升城市公共厕所品质...
3.增加公厕特色。新建和改建公厕要体现文化性、特色性、舒适性,从建筑形态、景观风貌、室内装饰...
4.规范公厕管理。探索“以商养厕”管理模式和公厕管理奖惩机制
绿色村庄什么样,北京市将出统一评定标准。正在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征求意见的《绿色村庄建设评价标准》要求,想要被称为“绿色村庄”,拟应满足设立停车场、配200平方米以上健身场地、优秀历史建筑不拆房及不砍树等一系列条件。
居住区应设垃圾分类场所
征求意见稿要求,村庄规划建设应设有“绿色村庄居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居住区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场所。
有历史环境要素及历史建筑文物等文化遗产的村庄,应保留其历史风貌信息,并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
满足基本要求的绿色村庄,等级应被划分为“基本级”。而获得加分项后,绿色村庄则根据分值不同,分别被评为一星级绿色村庄、二星级绿色村庄和三星级绿色村庄。
健身场地不小于200平米
“基本级”绿色村庄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在交通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基本级”绿色村庄的道路与交通设施应与区域交通体系接驳,村庄公共交通可达,并应设有停车场。
对村内具有历史风貌价值的传统建筑、民居以及古树、古井、古道、古桥等历史环境格局要素,要***取有效保护措施,做到优秀历史建筑不拆房、不劈山、不填河塘、不砍树、不刻意取直道路街道,并保护良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可重复利用旧有材料。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健身场地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还应结合群众需求设立餐饮小吃店、小卖部等。
1、应满足设立停车场、配200平方米以上健身场地、优秀历史建筑不拆房及不砍树等一系列条件。
2、居住区应设垃圾分类场所
村庄规划建设应设有“绿色村庄居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居住区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场所。
有历史环境要素及历史建筑文物等文化遗产的村庄,应保留其历史风貌信息,并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
3、健身场地不小于200平米
绿色村庄的道路与交通设施应与区域交通体系接驳,村庄公共交通可达,并应设有停车场。
4、对村内具有历史风貌价值的传统建筑、民居以及古树、古井、古道、古桥等历史环境格局要素,要***取有效保护措施,做到优秀历史建筑不拆房、不劈山、不填河塘、不砍树、不刻意取直道路街道,并保护良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可重复利用旧有材料。
5、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健身场地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还应结合群众需求设立餐饮小吃店、小卖部等。
6、绿色村庄的垃圾站(间)、垃圾箱应定期进行冲洗、消毒,每季度不少于1次。村落内至少设置一处包含第三卫生间的公厕。合理确定户厕改造模式,实现无害化和清洁化要求。公共厕所服务半径满足居民区小于800米、公共设施以及人群密集场所小于500米。
7、平原地区居民实现出行20分钟享受社区综合服务,山区居民实现出行30分钟享受社区综合服务。设有公交、客运等站点,且服务半径不大于1000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5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