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正文

怪异美食,怪异美食攻略

  1. 云南玉溪有哪些奇怪的美食?
  2. 你们家乡有没有特别奇怪的食物?你们喜欢吃吗?
  3.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美食的梗?

云南玉溪有哪些奇怪的美食

何为奇怪,自从我看了很多纪录片,你懂的,就觉得,大部分东西都能吃,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如果说玉溪,七县两区,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食物,油炸的虫子也很多,蚂蚱,竹虫什么的,也谈不上奇怪,我就说说酸肉吧,肉是酸的,腌制过,还是生的,切片就吃,我是吃不来。。。。

你们家乡有没有特别奇怪的食物?你们喜欢吃吗?

我老家是江西吉安的,我的印象中有三种吃的是我们这的独特特色美食!

1.桔子皮霉豆腐,是我们这县城一个镇上的出名小吃,那个镇上专种的三湖红桔,用红桔的皮做成的,桔子皮开水泡一下把苦涩味泡掉,在洗干净切成条状备用。豆腐,先用黄豆泡水一周左右,去磨成粉末状在会锅里蒸煮要经过好几道工序然后做出来的豆腐,然后的着让它自己发霉菌,起那种毛毛的状态,看着有点吓人的,喜欢吃的就不会建议的。待一周后豆腐发霉好了,拿岀来把表层的霉状清洗掉在一块一块的放在白酒里泡一下(进行消毒作用)后在滚点辣椒粉(里面要加点盐),和刚刚切好的桔子皮一起搅拌均匀后装瓶子里,在倒点茶油进瓶子里盖好盖子,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吃了,地地道道我们这比较出名的菜了:桔子皮霉豆腐,下饭下面条做菜做鱼都可以放!(实物图见下图)

怪异美食,怪异美食攻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酱饼,用馒头和米饭做的,馒头蒸熟后发酵半月左右,洗干净霉点后放去锅里炒至糊状,在蒸点米饭加入进去一起炒(炒的过程中加点盐喜欢吃辣的可以加辣椒粉一起炒,味道更好些),炒出来的和粥一样的糊状要继续炒…炒到最后可以用手搓成一个一个小圆饼就可以了,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干就可以吃了(实物图见下图)

3,柚子皮酱,柚子皮切成薄片状,烧开水煮10分钟,把苦涩味煮掉,在捞出冷水浸泡一至二天左右,然后清洗捞出沥干水分备用,如上2所述的酱饼酱少量些和柚子皮一起翻炒均匀后直接出锅去晒,一片一片的摊开晒好,二至三天就可以吃上了,又香又有嚼劲的柚子皮酱,具有消食,排气,打嗝,化痰等功效。(实物图见下图)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开封市。

怪异美食,怪异美食攻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远离了家乡,有时候在外地寻找到家乡的美食也没有那一番滋味。

我的家乡奇怪的食物,第一个当属胡辣汤。胡辣汤那种胡辣的味道,在外地,很多人喝不习惯,而且味道总和家乡的有很大区别。记得第一次喝胡辣汤是小时候还在上育红班,大概五岁左右吧。家住市里的大姨带着八岁的表哥回来了,城里的表哥对农村的很多事物都感觉很新鲜。我妈早上骑车带着表哥和我,还有我弟弟一起去乡里赶集。逛了一会儿就饿了,妈妈就带我们去了一个卖早餐地方。当时家里穷,第一次买早餐吃,特别开心。记得当时有胡辣汤,八宝粥和豆腐脑。弟弟以为八宝粥和电视机里广告的八宝粥一样,他爱吃甜食,就选择了八宝粥。我不喜欢甜的,表哥和我都要的胡辣汤。妈妈又给我们买了一些油条。老板教我们把油条泡胡辣汤里吃。在胡辣汤里泡过的油条,少了很多油腻,多了一丝丝胡辣汤独特的辣辣味道,伴随着油条的筋道口感,不知不觉中几根油条和一碗胡辣汤就进了肚。当时真的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直到现在,胡辣汤配油条也是我早餐最喜爱的搭配

第二个奇怪的美味是炒红薯凉粉。在外地,也有卖凉粉的,不过大部分都是凉拌的多。和家里炒出来的凉粉味道不一样。每当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我们家乡家家餐桌上都会多出这么一道炒红薯凉粉的美食。制作过程很简单,锅里倒入油,将葱切成葱花,在油里爆香(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一个干辣椒),直接把切成块的红薯凉粉放进去,放盐放糖放酱油大火翻炒,直到炒到微微糊的感觉就可以出锅了。凉粉不吸油,所以这道菜稍微放一点油就特别香。炒的微碎的凉粉伴随着葱油的香味,真真是美味呢!我老公是外地的,来到开封这边,直接就爱上了这道美食。

怪异美食,怪异美食攻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封是一个小吃街居多的城市,还有好多好多奇怪的美食,比如花生糕,桶子鸡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详细列举啦,如果看到我的描述,想要品尝一下我们家乡的美食的话,欢迎朋友来到我的家乡哦!

我老家是安徽亳州的,我们那边自己做酱豆子,制作过程很奇怪,很恶心,但是吃着好吃。模模糊糊记得妈妈制作过程,先把黄豆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煮好之后控干水,然后找个带子装起来摊平放好,直到发霉,然后把霉给筛掉,搓掉,然后放在一个陶瓷的大盆里,放一些调料辣椒西瓜,搅拌均匀,放在太阳下面晒,用一个网子把盆口罩着,不然容易生虫,还有就是里面也会有虫卵,记得给挑出去。好像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晒制才能好。酱豆晒好之后,里面可以加入青椒,肉丁在里抄下就可以吃了。我们那用饼搭配酱豆子吃


我老家有种食物叫棉鸭蛋,它不是鸭蛋,是一种用糯米做的圆形食物。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以为是上海的青团,里面还有豆沙的那种。但吃了之后发现里面啥都没有,是实心的,还一股野菜的味道,特别的硬。怕别人看到我没吃,偷偷的给扔了。那时候非常的不喜欢。现在长大了,觉得这种青团还是蛮健康的,就是不容易下咽。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美食的梗?

武则天颁布禁屠令,下令禁止杀生。不过武则天自己对这项禁令处理得也很宽松。

左拾遗张德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便偷偷地杀了一头羊宴请宾客。其中有个叫杜肃的人,饱吃一顿羊肉之后,居然写了一纸状文向皇帝告发张德。

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对张德说:“你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可喜可贺啊。”张德向武则天拜谢。武则天又道:“可是羊肉从哪里弄到的呢?”张德赶紧叩头连称死罪。

武则天道:“我禁止宰杀牲畜,是吉是凶难以预测。可是你邀请客人,也该有选择地交往。无赖之人,不能一起聚会。”然后拿出杜肃的状文给他看。杜肃卖友求功不成,反遭奚落,自找没趣。

宰相娄师德下基层巡视。宰相视察工作,基层官吏自然要设宴接待。宴席上,首先送上来的是一盆羊肉。基层官吏解释说:这羊不是我们杀的,是狼咬死的。既然是狼咬死的,吃了当然不算犯禁。

接着送上来的是一盘鱼。基层官吏又声明:这鱼也是狼咬死的。娄师德一听喷饭大笑:你咋这么笨呢,应该说这鱼是水獭咬死的才对。

我是美食作家周六六,感谢您的关注!关注六六,健康长寿!

宫保鸡丁 

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好辣。他命家厨将“酱爆鸡丁”改良为辣炒,开创了一到以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爆炒而成的佳肴,这本是丁家的私房菜,后人尽皆知。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为纪念丁宝桢,所以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说法一

  宫保鸡丁是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他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尤其喜欢吃辣。他在山东为官时,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他将此菜推广开来,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菜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

  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宫保鸡丁传到西方后,西方人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说法二

  一天,丁宝桢去山东济南大明湖微服私访,近中午,已觉腹饥,突然闻到一股子香味从附近农家院中飘出,于是信步走进院中。只见一中年汉子正在灶房内炒菜。喜爱烹调的丁宫保连忙走上前问汉子炒的是何菜,汉子答道:“爆炒鸡丁”。汉子热情地让丁宝桢品尝一下,丁宝桢毫不客气地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连忙又问道:“既为鸡丁,为何却这般鲜嫩?”汉子答道:“此乃取当地笨***脯肉切丁,而外薄裹淀粉糊(即是水淀粉),以利于快熟且可防味泄,再配以花生、胡椒,加上白糖、盐、酱油、南酒、葱、姜、蒜等调料,经旺火爆炒而成。成品色泽红亮,鸡丁细嫩,花生米酥脆,咸鲜香辣,佐酒下饭均宜。”丁宝桢抚须点头,找出盘中一花生入口里,细细咂摸,果真是别有滋味。这道菜令丁宝桢回味悠长,走时百般不舍,他记准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汉子聘为家厨。每每远客到,必用此道菜为压轴菜招待客人,百吃不厌世称美味。后来,丁宝桢奉调任四川总督,临行征求汉子意见,汉子感其恩重,遂携家眷一起随丁宝桢进川,进而把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他的后人通过把胡椒换成辣椒,做出了川味的宫保鸡丁。丁宝桢去世后不久,宫保鸡丁就被四川当地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