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武水豆腐
长武水豆腐汤清、味香、油汪辣红,豆腐鲜嫩,是上好的早餐。
2、长武锅盔
长武锅盔是陕西长武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是古代行军打仗、出门旅游的必备干粮,有耐储藏的优点。
3、长武酥肉
我虽然未有幸亲到陕西大饱美食,好彩公司里陕西同事,也算有幸吃到了。几个陕西同事,双休日得闲就变着法子搞些小吃,好似老碗面,豆腐泡,时辰包子,针尖云吞……他们最拿手的是羊肉臊子浸荞面饸饼。因为贪馋,逢吃先到,都看到他们在做饸饼,一般都边做边吃,贪的是新鲜味。其实,这种饸饹,还是跟平常的做法,先用荞面粉加酵母发酵,中意的加些其它东西,芝麻之类。有的加白糖,但大多数是抹糖饴,用微波炉或者用一种上下都有火的特制烤炉烤制,一般烤得变米***就可以了。听他们说也叫"皇饼",哈哈。另外,还有一种荞面煎饼,因为加上红油,葱花,柿子醋,辣子等等拌匀后吃用,好似贼抢吃一样,满头大汗,好过瘾。
抛开它的历史,感觉像快食面,只是口感上它比快食面更筋道,更有嚼头些,最突出的是它的吃法,风味独特,煮熟后捞出,淋上羊骨汤,一匙子芝麻酱,一点点蒜汁、韭花、辣椒油、胡椒粉、芥末、一点点香菜,搅拌一下,酱香、蒜香、油香、菜香一股脑出来了,用鼻子一闻,就是一种享受,一口下去,辣的你……赶紧用你的小手给你咧大的小嘴扇扇风,一股子辣劲直冲你的脑门,或许你会捶桌顿足,一个字“爽”!
人们对主食的摄入取决于地理环境位置和个人的喜好,以秦岭淮河流域为界分为了“南米北面”的局面,如果说到北面,在许多南方人心中似乎停留的印象只在馒头、煎饼和面条上,但其实北方人对面粉的拿捏和创造远远不止于眼前的东西,不仅形式变化万千,而且名字也各有千秋。其中北方的一道“荞面饸饹”在美食纪录片中大放异彩,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
饸饹在古代北方又被称为“河漏”,是一种历史久远而且别具一番风味的面食,在古籍中对其的定义是北方的一种用荞麦面制作而成的食品。并且关于饸饹最早的出现可追溯到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其中有一章节曾提及到“河漏子”,这便是饸饹的前世,在书中曾提到该面食可以用蒸笼蒸煮也可以用清水煮沸,再用到辣子调味,常常出没于集市城乡,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并且还有记载显示到清代的乾隆皇帝也对这个美食情有独钟,常常会召见做饸饹的高手进宫,久而久之饸饹也成为了一种贡品。而荞面饸饹则是饸饹中的一大分支,从名字中就能得出主要原料为荞麦面,荞麦在《本草纲目》中被提及到:其性寒,能降气宽肠,治疗腹痛等肠胃之症。因为其性寒,所以搭配上辣子、蒜泥和芥末能化解它的寒性,并且还能让面食的味道更加浓郁十足,除此之外还可以配上羊肉臊子一同食用。
并且饸饹还曾为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来源,元代诗人许有壬的诗中就曾提到它,一句“银丝出漏长”生动的描写了饸饹的制作场景,刚制作出来的饸饹和粉线有着相识的外表,并且吃起来爽滑顺口,平日里来上一碗后再去工作或者前往农田,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
并且荞面饸饹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夏季凉吃,即做好的饸饹放凉后加入盐、香醋、芥末,蒜泥和辣子等调味料之后,拌匀直接入口,并且这个时候的芥末一般都会量比较大,吃起来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而到了冬季,荞面饸饹则要配上热腾腾的臊子和骨头汤,再放入冬季常吃的胡椒粉、蒜苗等,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北方的这一道荞面饸饹是北方人民都心头爱,不仅味道吃起来咸香辛辣,而且还能品尝到荞麦的清香,相较于小麦更是多了一份味道。如果还没有吃过这道美食的南方人,一定要抽出时间去品尝一下,感受下一不同主食的不同风味,更是让自己对面食的映象有所更新。
饸饹,古称“河漏”,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荞面饸饹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曾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据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根据是元人王桢著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河漏”、“饸饹”,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陕西腔都很相近,也许后者是前者的转音吧。荞麦饸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门”没有看到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
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吃热的,另一种是吃凉的。 一般是夏季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有时师傅芥末下得狠了一些,一筷子入口,不由浑身一颤,好象七窍六神都通了。冬季多是热吃,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和热骨头汤,再撒入胡椒粉、香菜、蒜苗丝,吃起来汤鲜面筋,通体舒畅。荞面饸饹特点是色黄条细,筋韧爽滑,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将精制荞麦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取适量的面团放入饸饹床内压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入温水盆中,食用时加入肉汤、素汤、杂酱等汤料拌食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5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