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 印度 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 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它是 中国 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其中一段(大约80公里)已经成为 西藏 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沿峡谷乘景区车可以游览4个景点。
一是,一棵千年古桑树和岩石中长出一棵桃树;
二是,南迦巴瓦峰观景台;
三是,观水台,看奔腾不息的 雅鲁藏布江水;
四是,南迦巴瓦峰纪念碑。
直白村观景台——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佳观景台,可看到雅鲁藏布江直白村的拐弯,也是南迦巴瓦峰的最佳观景台。每年春天,直白村的桃花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
南迦巴瓦观景台位于大峡谷宜淀村与格嘎村之间一处山腰台地上,这里是观赏南迦巴瓦诸峰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急流险滩的最佳位置。以此观景台为中心环视,恰若一幅360度的大峡谷入口段全景画面。
索松村正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对面的半山腰上,高度适中,又有大峡谷介于其间,隔开了一定距离,使得视觉效果更佳。在索松村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边上有一块大大的青稞地,正对着南迦巴瓦,开阔至极,那里是看南迦巴瓦最好的地方之一。
等着初升的太阳一点一点点亮南迦巴瓦。终于等来了日出,突然想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看山体到山尖一点一点被点亮,那样震撼的日照金山,何等神圣,何等壮观。当整个天地被点亮,河谷瞬间充满生机,天空更显湛蓝,雅鲁藏布江奔腾而去,整个画面大气磅礴,令人为之咋舌。
格嘎村观景台——南迦巴瓦峰观景台能一睹中国最美山峰的真容,周围一片片湛蓝的天空,唯独南迦巴瓦峰上空被一大片厚厚的白云遮挡,象是一张洁白的面纱,罩住这个神女峰,让我们又对这个南迦巴瓦峰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想要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建议在天气晴好的时节在峡谷内住宿等待。
雅鲁藏布江亲水台——此处可下至雅鲁藏布江江水边,感受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下,江水实为刺骨的寒冷。
直白村观景台——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佳观景台,可看到雅鲁藏布江直白村的拐弯,也是南迦巴瓦峰的最佳观景台。每年春天,直白村的桃花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
要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首先需要前往中国***自治区。从拉萨或日喀则等城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包车前往雅鲁藏布江附近的村庄,如林芝或墨脱。
然后,您可以选择徒步或乘坐当地的交通工具进入大峡谷。在进入峡谷之前,需要办理相关许可证件,如旅游许可证和保护区入口许可证。在进入峡谷期间,务必遵守当地的保护区规定,尊重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请确保您有足够的装备和食物,并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和路况情况。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林芝米林县和墨脱县的交界处,它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从来都保持着宇宙最初的模样:大地上一个峡谷裂口,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内部却拥有着难以计数的丰富物种和神秘故事,冬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雪山江水奔腾之灵,仿佛天地初开后这里永恒如此,带着狂野自由的生命,让人感受着第三极的奇迹。
喜欢在冬季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找一户在南迦巴瓦山脚下的人家住下,看山、围炉、喝酒、吃藏香猪。冬季的大峡谷日日是好日,因为少了夏季的云雾遮挡,几乎天天能看到南迦巴瓦,这座形状奇美的山峰终于一改往日的羞涩,缓缓拨***雾与大家相见。冰雪覆盖的南迦巴瓦到了黄昏时分更是好看,夕阳给山峰瞬间穿上瑰丽火红的裙摆,但几乎又是一瞬间就会消逝,因此很多人来到大峡谷内,就是为了等待这个瑰丽而短暂的时刻。
从索松村看南迦巴瓦又是另一番景象,索松村地势较高,在村子深处有一大块开阔的平底,从这里看南迦巴瓦不是仰视,而是平视,这个角度的南迦巴瓦遥远,但能将南峰各峰都收入眼底。村庄悬崖脚下,雅江不再是奔腾,而是缓缓流淌,似温柔低诉。
在大峡谷内看山是第一目的,但享受生活也绝不能少,此时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少了夏季时大批游客涌入的喧嚣,整个峡谷回归到藏族人家日常生活的状态,宁静,悠扬,充满古代的诗意。漫步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牛羊的脖铃铛铛作响,潺潺溪水推动水中的转经筒,村民们刚刚过完工布新年,初冬才摘下的糖心苹果又红又甜。我们围着藏族人家精美的铁炉子前喝酥油茶,热情的阿佳给我们端上烤好的藏香猪,又在一旁给我们烙饼子,火红的炉子旁,软糯的饼子配上细嫩的猪肉,我们一口一口细细品尝,自从我老家里的炉子废弃不用后,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围炉吃食的时光,这温馨的时刻,仿佛是偷来的。
本文由玩转***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4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