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资讯 > 正文

阿尔贝特,阿尔贝特·施韦泽

  1. 近期被阿尔贝特的户外活动深深吸引,想问我家5岁宝宝也可以参加吗?
  2. 阿尔贝特同行员工的选拔会进行一个严格的考核吗?
  3. 西线无战事中8个主要人物?
  4. 二战德国名将隆美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近期被阿尔贝特的户外活动深深吸引,想问我家5岁宝宝也可以参加吗?

可以的,阿尔贝特有些项目适合孩子去玩耍的。我家孩子前阵子就参加了阿尔贝特的一些活动,让他更直接的接触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还满足了他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不过像我们这种几岁的小宝宝,还是要有家长的陪同,毕竟这么小的年纪很是需要我们的陪伴。

阿尔贝特同行员工的选拔会进行一个严格的考核吗?

会的,阿尔贝特的员工要经过几轮选拔,并且只有最为细心优秀的员工才能作为夏令营等重要大型活动的主要工作人员。除了有着严格的员工选拔之外,阿尔贝特对其安全防护措施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会敷衍了事,可以说的上是一家良心公司。我家孩子去年就参加了它的夏令营活动,学到了很多

西线无战事中8个主要人物?

西线无战事中的8个主要人物有:保罗·博伊默尔、莱尔、卡特钦斯基、阿尔贝特、克罗普、米勒、恰登、坎托雷克。

阿尔贝特,阿尔贝特·施韦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撰写的同名经典***,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二战德国名将隆美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隆美尔是二战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很可能是二战所有将领之中排行前三的。隆美尔在二战之前就写了一本书,叫做《步兵攻击》,这本书被先后出版了十几次,连美国的巴顿将军都对这本书赞不绝口,甚至以背诵其中的章节为荣。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说,隆美尔是“最可怕的对手”。

在性格上,隆美尔比较固执,做事情讲究原则,可以说没有什么“情商”,甚至得罪了不能得罪的权贵,这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希特勒曾经视察格丁尼亚,隆美尔站在马路中间亲自指挥交通,却只让***的汽车过去,拒绝让***办公室主任马丁.鲍曼一行人通过。而马丁.鲍曼是***的左膀右臂,纳粹党的核心高层。任凭马丁.鲍曼的愤怒咆哮,隆美尔就是无动于衷。因为得罪了他们,隆美尔必将付出代价。5年之后,发生了***在“狼穴”遇刺的***,马丁.鲍曼立即向***进了谗言,最终导致隆美尔被迫自尽。

阿尔贝特,阿尔贝特·施韦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隆美尔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也是一个让部下敬重的将领。他非常类似中国古代的杰出将领吴起。隆美尔非常的爱兵如子,他和普通士兵吃一样的配给餐 ,绝对不搞特殊化。他还亲自给阵亡将士的遗孀写安慰信。在战斗打响的时候,身为最高指挥官的他,佩戴醒目的勋章和军礼服,若无其事的站在指挥车上率领军队冲锋陷阵。有一次,向埃及长途奔袭的隆美尔率领的第21装甲师被一片雷区阻挡,隆美尔当先跳下指挥车,跪在沙地上亲手排雷,他的参谋们也赶紧效仿他们的长官。于是,第21装甲师很快就冲出了雷区。

值得一提的是,隆美尔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其他都不感兴趣,什么奢华的生活享受,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他都无感。他参加带领部下路过著名的景观比萨斜塔。很多参谋都想起参观一下,可是他头都没有抬,“没什么好看的,等战争结束了,它依然会斜着。”


隆美尔是二战著名将领,若只论军事水平的话,隆美尔甚至比麦克阿瑟等美国五星上将更优秀。

阿尔贝特,阿尔贝特·施韦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隆美尔是非常忠于***的军事天才。在北非现场,隆美尔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极致发挥,一度将盟国在地中海和北非地区的盟军打的乱窜,怎奈德国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加之二战后期***对隆美尔的信任度降低,一代枭雄烟消云去,值得后人回味

研究隆美尔的专家们发现,隆美尔认为沙漠更象海洋而不象陆地,至少沙漠战术应当更象海军战术,因为那里几乎没有山隘和城镇,你可以进行无限的迂回和渗透,猛烈的扩张和突击,仿佛大海中的战舰随时可以转弯。因此,他在北非***用的基本战术是,如果可以不对敌人的防线进行正面攻击时,就千方百计地不惜多走一两百千米迂回到敌人主阵地后侧进行攻击;如果必须对敌防线实施正面攻击时,仍要以对敌战线后方作深远突击为主要作战形式,只要打开突破口,立刻毫不犹豫地把最大数量的兵力投入进去,然后向各方向猛烈突击和扩张,打乱敌人的部署,撕破敌人的阵线,搅乱敌人的后方,迫使敌正面防线崩溃。

军长的水平,被捧出来的名将。

隆美尔一个只在北非打过仗还没有参加过苏德战争的将领,硬是在战后被英美碰到了三大名将的地步,真的是让人有点无语,历史有的时候还真的像打扮的小姑娘一样。

为啥英美要捧隆美尔?无非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存在感和压低自己的恐苏症而已。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才是让德国人折戟沉沙的地方英国牵制德国人有限,北非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才多少人?5万人,你打英国人20万,让英国人在北非拿出主力决战的态势跟一支偏师死磕,好不容易才把隆美尔打出去,于是乎英国人表示不容易不容易。

先说说存在感的理由:法国人完蛋了,英国人也就在欧洲成为孤家寡人了,丘吉尔发现自己的部队屡战屡败,总得宣传宣传吧,于是就把蒙哥马利派到了北非,真正积蓄力量的奥金莱克反而不起眼,经过实力的碾压蒙哥马利终于获得了阿拉曼的胜利,为了体现英国陆军的英勇善战,光吹蒙哥马利是不行的,还得把对手(已经死了的对手给抬起来)给炒作上去,衬托胜利来之不易,一个隆美尔硬是成了炒作的工具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恐苏症:跟德国人打仗,苏联硬是扛住了几百个师的德国人 可是英美面对的才几十个是的二流军团,那请问美苏对峙的时候美国人怎么让自己的部队有勇气和接受过二战洗礼的苏军去对峙呢?两个办法,一个就是黑苏联的战力(从巴巴罗萨初期一直黑到兵临城下),还有一个就是像自己的老百姓证明咱们也很强。历史上西线美英军的对手德国将领能打的就那么几个,莫德尔是不能说的,市场花园的兵败摆在那里,更何况莫德尔这号猛人在东线表现的也很出色。那只能把隆美尔推出来了:咱们把隆美尔给吹成一个牛逼无双的大神,然后咱们把他还打败了,不就证明了咱们战力也很强吗?于是一个名将隆美尔就这么诞生了。

事实上隆美尔能打吗?这家伙指挥一个军还是不错的,但是指挥整个西线和全局呢?诺曼底很快就***了,实操打起来甚至还不如阿尔贝特凯瑟琳元帅。

没办法,英美的英雄都是造出来的,尤其是造对手的英雄,通常都得是那种悲剧的失败的英雄才会给吹捧,比如日本的栗林忠道,山口多闻,至于有实力的小泽治三郎,山下奉文一个个不被骂的跟恶魔似的,谁让这些真正能打的把他们给打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