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果说起豪爽的饮食,大概就是元朝了。
元朝饮食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元朝的蒙古人对于家禽和野味都是情有独钟的。有一种叫土拔鼠的特色野味,就很值得一说了。早期,草原上的蒙古人因为食物匮乏,就捕捉土拔鼠来食用。后来,蒙古人崛起了,但是还是保留了这道野味。如果在大型宴席上,人们会把盐巴抹在土拔鼠的肉上,然后用叉子穿起来放在炭火上烧烤,烤熟后的土拔鼠肉很是鲜美。我想现代人经常吃的烧烤,应该就是这样来的吧。
吃烧烤当然也需要美酒了,元朝的蒙古人向来擅长饮酒,他们经常饮用的有几种:葡萄酒,马奶酒,米酒,蜂蜜酒。在这倒是要说说马奶酒了,马奶是它的原料,人们把马奶倒在大皮囊中,然后快速搅拌,就会有气泡产生,一直搅拌到有奶油出来,当马奶的味道变得辛辣,那么马奶酒就算是制作好了,马奶酒还有个称呼就是'忽迷思'。
说道元朝的饮食,还要说道一个特色饮食,那就是面食。'春盘面'的面食是汉族传统面食和元代少数民族食品相结合产生的一种食物。它是把面里加入羊肉,羊肚肺,鸡蛋,生姜,蘑菇等食物,然后再加上调料胡椒和醋,盐,差不多就是大杂烩了,很是'豪爽'。这就有点像现代人吃的火锅了。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记载了一道著名的茄子菜——茄鲞((读音:xiǎng))。正是秋风起蟹黄肥,史湘云做东搞了个螃蟹宴,新收了瓜果野菜的刘姥姥再度造访贾府。凤姐奉贾母之命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刘姥姥吃过之后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
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 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这也不难”的这道茄鲞,其实并不简单。因为涉及食材名目多,工序繁琐,单熬制鸡油、鸡汤这些辅料,所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就不短。难怪刘姥姥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实际上,若省去鸡油、鸡汤的工序,用我们普通的植物油替代,这道茄鲞也可成为我们饭桌上的一道家常菜。
葱、姜切碎,准备松仁、榛子、杏仁和果脯若干。茄子、香菇、冬笋、五香茶干分别切成小丁,鸡胸脯肉加半勺盐、白酒及2小勺淀粉,打入半个鸡蛋白,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油锅中依次放入鸡胸丁、笋丁、香菇丁、干果和果脯,加少许蚝油、酱油和白糖翻炒,用水淀粉收汁,快收干时,加入茄子炒熟,即可出锅。
这道茄鲞菜荤素搭配,味美鲜嫩,很值得品尝。
我国拥有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对古代人的智慧,我们不得不服。各地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食材各异、味道不同。一些能够流传至今的美食,更是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也更让人产生一丝敬畏与亲近感。
“民以食为天”,在各个朝代,“吃货”自古就有,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是其中一位。我们先来看看和他有关的一些美食吧:
1080年苏轼(苏东坡)谪居黄冈时,因当地猪多肉贱,无肉不欢、无竹不雅的苏东坡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吃货”的丰富经验。
近十年后,苏东坡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苏东坡在贬黄州期间,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览。一天,西山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他,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此饼玲珑剔透呈淡***,如同象牙雕刻而成的艺术品。苏东坡心生欢喜,观赏良久才放进嘴里。没想到这饼香甜酥脆,让人回味无穷。
苏东坡打听之下,才知道是因为此饼是用寺内的四眼泉水调制而成,所以才如此美味。东坡连连叫绝,并当场挥毫画饼,并题上了“东坡居士”四字。此后,这种美味的饼就叫东坡饼了,并逐渐从当初寺院的斋品流传到了民间,成了黄州府的地方名产。
除了苏东坡创制的一些美食外,有历史记载的古代美食还有以下这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3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