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老家在朝阳建平,与赤峰宁城交界,对夹简直就是80后和90后童年的“汉堡包”。
对夹外皮酥脆,里边夹着熏猪肉,有点像肉夹馍又有点像驴肉火烧,但是个头比她们都小一点,大概3-5元一个,正常成年人光吃对夹要吃四五个才能饱。
对夹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好吃了,又太小了,吃不够。最好是几个对夹配上一碗羊汤或者馄饨,那味道,绝了!
对夹的肉一般用猪里脊熏肉,熏出来的肉有点干,然后切成片状,夹在外皮酥脆的饼里。
面饼一般由低筋面粉、小米粉、油酥混合制成,然后在电饼铛或者平底锅里放油烙熟。
说起赤峰对夹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因为它陪伴了我四年的大学时光。那时校南门口的一家赤峰对夹店非常受欢迎,他家的对夹,赤峰特色小炒做的都非常地道,吃了四年,依旧乐此不疲。下面说一下我对赤峰对夹的认识。
第一 对夹的历史渊源
相传乾隆皇帝当年来***猎场***(现赤峰境内),期间乾隆爷猎获一头大斑虎,大喜,决定宴请文武百官,宴席上就上了这道赤峰对夹,乾隆爷吃后大喜,对这种外皮脆软,熏肉鲜香的夹食大加赞赏。宴席后这种夹食传到民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口口相传,一直流传到现在。(这都是校门口赤峰对夹店里的介绍,只是我记忆力较好)
第二 对夹的简介
对夹形似肉夹馍,也可以叫肉夹馍的一种吧,但它的外皮是那种酥脆的,没有肉夹馍那么大,比较小。主要夹的原料就是熏肉,刚出炉的饼皮配上熏肉,香香糯糯,美味。除了能夹熏肉外还有多种对夹,像鸡蛋火腿的,牛肉的,香辣对夹,鸡扎对夹(这是赤峰最当地的一种吃法)。吃对夹配上当地的特色小炒,如香辣肺丝,干椒皮拆骨肉,酸菜粉,美味,现在想起来都想吃。(下图为大学期间常定他家的外卖,外卖可能卖相不太好,但味道依旧)
看到这个题,想起了我的大学时光,一种美食不仅是美味,它更是一段时光记忆的见证。四年大学时光美好短暂,出了校园才想起老师的那句话“在校的每一天都是你们余生最美好的一天”,是呢,回不去的校园,吃不到的赤峰对夹。且行且珍惜吧。
被誉为“中国汉堡”的内蒙古赤峰对夹,其实壹周君很久以前就有所耳闻,一直到今年国庆去了一趟内蒙古旅游,才以得见庐山正面目😁
对夹最初是创建于清末赤峰老哈达城,对夹的皮子是用小米面或糜子面制作的,吃的时候,涂以酥油,摆到特制铁叉上,重新回炉用小火重烤一遍,再夹上熏肉即可。
对夹最好就是出炉就吃,一旦变凉,对夹的皮子就会变硬,熏肉也会变干,口感就差很多。吃对夹最好的搭配是羊杂汤,可以让羊杂的腥膻味降低,而且酥油更加香甜。
赤峰对夹和西安肉夹馍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夹吃的重点不在肉馅,而在于对夹皮。因为皮子用了猪油、盐、五香粉和白糖这些配料,反复的叠成千层,所以即便对夹不用熏肉,单就吃那一对夹皮,依旧是仍是美味可口。
下面壹周君就来教大家做一款简单的对夹,虽说看上去不那么正宗,但是也马马虎虎哈😁
主料:低筋面粉、大骨汤、猪油
辅料:油酥、小米面、猪油、熏肉、熏五花肉
第一步:和面和的软一点,然后醒一会。用炒熟的小米面加猪油做成油酥。第二步:把事先做好的熏肉切碎备用。第一次看到对夹的时候就觉得是缩小版的肉夹馍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真正吃起来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在赤峰街头随意找一家小吃店里都会有对夹这种美食,对夹外皮酥脆就像金丝饼那种口感非常好,而夹在小饼中的熏肉更是为这个食物注入了灵魂。因为走在赤峰的大街上就可以闻到满街的肉干的香气,而对夹里的熏肉也正是把牛肉或者猪肉的美味释放到了极点,那种熏肉的香气让人只要一回想起来都会流口水,吃上一口对夹再喝上一口羊汤简直就是绝配,即便是像我这种平日里不太喜欢吃肉的人吃了对夹之后都难以自拔的爱上了这种美食,可见对夹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吃呦!其实在赤峰能吸引人的还不止是
对夹,赤峰的牛肉干和热情淳朴的赤峰人都是赤峰美好的标志呦!
对夹的由来流传着两个传说。
传说之一是说乾隆皇帝每年旧历五月都要到热河避暑***,有一次追逐一只斑斓猛虎,来到了红山(赤峰)脚下,终于猎得猛虎。乾隆皇帝就在赤峰下洼子“松山馆”摆下满汉全席大宴群臣,除烤全羊之外,三十八味宫廷御膳美味佳肴中,对夹名列其中,众臣食之赞不绝口。后来,制作秘方传入民间。
传说之二是对夹初创于清末赤峰老哈达城头道街。有一个贩羊赔了本的河北人苏文玉,见当时赤峰有一种“哈达火烧”非常出名,于是就干起了烧饼这一行。后来,苏文玉受到老家“驴肉火烧”的启发,萌生了做夹肉烧饼的想法。刚好苏家有个亲戚曾经在御膳房供过职,藏有宫廷熏肉秘方,于是一个烤烧饼、一个熏肉,整合了哈达火烧、驴肉火烧和宫廷熏肉三项工艺,制作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夹肉烧饼,起名为赤峰对夹。
如今,赤峰对夹已经走出了赤峰,渗透到内蒙古其他地区了。赤峰对夹类似于快餐——两个对夹,一碗蛋汤、紫菜汤或榨菜肉丝汤。焦酥的热热的面饼一口咬下去,熏肉的奇香立刻就包裹了你的味蕾,就连食量小的女生,也忍不住要吃两个对夹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2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