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尤其是寒***期间,去东北旅游的人很多,大家都想体验一下冰雪大世界,尤其是南方人,想去体验一下北方的民俗风情,那么再能住上东北的热炕头就再好不过了。去年我刚去了一趟哈尔滨,当地宾馆很多,也会有很多农家自己的房子改装而成的,我在哈尔滨待了两晚,第一晚就在当地的农家入住了,在东北农村厕所在室外真的超级冷第二天就受不住了,这种体验真的一次就够了。所以我选择去蚂蚁短租上看一家靠谱的民宿,没想到蚂蚁短租在东北也是特别火的,真是挺后悔开始太着急没有在蚂蚁短租上看看,所以我在蚂蚁短租上选择了一家装饰小清新的民宿,干净温馨,屋内热气腾腾,在索菲亚大教堂前喂完鸽子,看完冰雪大世界的奇观,在厚实的冰面上坐一回狗拉爬犁,晚上回来在民宿里,被暖暖的氛围包围着,住在东北烧着暖气的温室里,看外面白雪飘洒,这才是最慵懒幸福的事啊!在东北住民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怒赞蚂蚁短租。
三亚是一个非常受北方人欢迎的旅游城市,尤其是东北的老铁们,北方进入冬季尤其苦寒,每个人都有一个四季如夏的三亚梦。
目前,海南省总人口800多万人,其中东北人过百万人,三亚的房价现在均价在22500左右,海景房也有6万每平米的,这么高的房价无疑是外地人的推波助澜。
导致黑龙江省三亚市的原因如下,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东北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举步维艰,对人才和人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有钱人逐渐增多,而三亚是一个旅游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虽然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制造业较为落后,但是卖房子弥补了财政的短板。
其次,从气候条件上来说,东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十分寒冷,一到冬天人们根本没法出门,而三亚属于热带气候,四季如夏,一到冬季依然鸟语花香。最后,东北人在三亚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大约在冬季,这里物价上涨,让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当然也带来了经济活力,给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三亚近些年的房价正在赶超一线城市,让当地的刚需族处境尴尬。
谢邀。因为三亚的黑龙江人多啊,有句玩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家在黑龙江的朋友可能多年都不会见到,但是去了三亚可能就走大街偶遇了!
三亚有海、有海鲜,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大自然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
东北人对于海,对于海鲜,真的没有几个人能扛住诱惑的。
三亚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年平均气温在25.7°左右,6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8.7度,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温度21.4度上下。而黑龙江冬天可谓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很多老人在10月份早早南飞,做个称职的候鸟老人。
还有就是黑龙江和三亚的异地医保医疗条件近年逐渐增多,定点的药店和医院让南飞的黑龙江人有了保障。
随着三亚的黑龙江人越来越多,幽默的黑龙江人自然也就习惯叫三亚为“黑龙江省三亚市”了。
去过三亚的人都会感受到东北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十几年前第一次去三亚,一下飞机出租司机就是个东北大哥,黑了我一刀。后来出去吃饭,餐厅老板也是东北人,景区导游也是东北人,纪念品商店也是东北人开的,海鲜店也都是东北人。似乎三亚跟旅游有关的产业都被东北人垄断了。
其实追溯到90年代我就发现很多东北朋友喜欢到海南买房置业,发展生意,三亚的亚热带气候对大半年冰天雪地的黑龙江人真是太有诱惑力了,加上当年宽松的政策,很多东北人成了开拓海南的急先锋,从房地产大老板到拉板车的农民工,都充斥着东北人的身影。多年来三亚因为旅游中各种宰客***上头条,主角也多与东北人有关,所以给很多人留下东北人搞乱三亚的印象。
最近一次去三亚发现很多最基础的工作岗位已经被其他省事的外来人员取代了,东北人因为来海南很早,买房置业的他们已经在房地产大潮中咸鱼翻身成为大赢家,很多人开始过上了三亚小老板的生活。三亚旅游市场也比以前规范了很多,希望以后会更好。
去过海南几次,感觉海南的天气跟黑龙江的夏天很像,黑龙江夏天酷热的天气也就那么十天八天的,温度能接近40度那样。海南从5月到10月基本都是三十度左右那样,但它的热又不同于江西等南方省份那种闷热的天气,空气还是很通透的,其他月份都很舒适,风景好、天气好,类似于黑龙江初夏的天气,东北的老年人乐于冬季到海南过冬,尤其对一些老年常见病的非常有好处,家里有条件好的干脆在海南定居,加之东北经济不景气,人口流失比较严重,海南对老年人来说当然是首选,在海南的几次没听说叫黑龙江省三亚市,倒是听他们叫东北三省三亚市😄
感谢邀请!首先从人数上来说:海南岛有800万人,100万东北人,占到了8/1,而还没有包含一些常年去度***的游客或者没有户口居住者。三亚本地总人口才57.25万人(2015年统计)因此,但从这个数据上来说,东北人在三亚占了半壁江山。
在海南三亚养老的异地老人近40万,其中东北哈尔滨籍的老人就占20万。此外,三亚还有几十万因就业、经商、就读、度***等原因流入的东北人。三亚***李柏青说,“如果北方的几十万外来人口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一夜之间变为一座空城”。
在海南三亚问起东北人,人们会说“东北人,干啥的都有。”三亚几乎每个行当,都有东北人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
本地人告诉记者他们都很欢迎外地人来三亚,外地人的到来,让三亚一改落后面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了国际旅游城市。
三亚,为何引来黑龙江为首的东北人来过冬、养老?
第一个原因是天乞,众所周知当然是海南温暖的冬季。
就如网上东北网友留言所道:
末代皇后婉容是一个悲剧人物,在懵懂无知的花季年龄就阴差阳错地入宫为妃。本以为一朝伴在君王侧,就会有人疼爱有人怜,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道不尽的富贵。但命运偏偏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迎接她的不仅没有***之尊,却是独守空房,寂寞床冷。甚至失去了起码的自由,到最后几近疯癫,惨然离世。
那么,婉容究竟是怎么去世的呢?她最后又到底被埋葬在哪里呢?
(婉容与溥仪)
1922年,准备大婚的溥仪,随手在婉容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就将她的一生幸福完全毁掉了。婉容虽说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算容貌清秀,称得上大家闺秀。她曾入美国教会学校学习,不但懂英语,喜欢音乐,还熟知西方礼仪,有着开明的新思想。
本来婉容已经谈婚论嫁,其父荣源打算将她嫁给自己的好友之子,却不料妃子的头衔凭空而降。走投无路的婉容只好遵从父命,入宫为妃。入宫后的第一夜,溥仪走到储秀宫门外,被满屋的红色压得喘不过气来,干脆打道回府,就宿于养心殿,丢下独守空房的新娘婉容以泪洗面。
两年后,皇后位子还未坐热的婉容,就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沦为凡人,过着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生活。或寄身在醇亲王府,或流落于天津日租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9年。
这期间,勇敢的文绣发起了“刀妃革命”,将溥仪告上法庭,控告他生理有病。婚后9年,未得一幸,反受虐待,提请离婚,并索要赡养费50万元。最终文绣成功逃脱牢笼,获得自由。逆来顺受的婉容选择了隐忍。这一忍,就注定了她最终的悲惨结局。
这期间,溥仪也没闲着,虽然文绣之事让他颜面扫地,等于将他***在了国人面前。但溥仪还是迅速恢复了过来,重新做起了帝王之梦。他不但栖身在日租界,还在郑孝胥、罗振玉等人的撺掇下,频繁和日本人往来。企图依靠日本人的势力,重新登上皇帝宝座。
(溥仪旧照)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特务的保护下,从天津经旅顺潜赴奉天,成了伪满洲国的傀儡。两个月后,婉容也被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秘密接走,来到了溥仪身边。
在距北京120公里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下埋葬着清朝的五位帝王,分别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和溥仪,但是和前四位帝王不同,溥仪的陵寝并非帝陵,因为溥仪的最终的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埋葬溥仪的华龙***陵园虽然有***二子,但是却是标准的商业性质的墓地。
在华龙***陵园的高处,距光绪的崇陵仅一墙之隔的就是溥仪陵墓,与溥仪合葬的分别是皇后婉容和溥仪曾经深爱的祥贵人谭玉龄。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婉容虽然最终与溥仪合葬,但是位于清西陵的婉容墓只是她的魂归之处,在2006年经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同意,最终以“招魂”的形式将婉容与溥仪合葬。
下面我们简单说一下末代皇后婉容最终如何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郭布罗·婉容,满清最后一位皇后,成婚的时候满清已经灭亡了十年,婉容只是成为了紫禁城内那个小朝廷的皇后,1924年“北京***”之后,移居天津的末代帝后着实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纸醉金迷的生活。
但是溥仪的生理问题以及他们的特殊身份,还是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31年,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提出离婚历史上称之为“刀妃革命”,皇帝离婚对于清朝的旧贵族来说是奇耻大辱,更是让溥仪颜面扫地。盛怒之下的溥仪将文绣的离开归咎于婉容的咄咄相逼,帝后之间出现了矛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2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