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榜单推荐 > 正文

耿永州旅游城市,耿永州旅游城市介绍

  1. 当年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当年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吴三桂是个汉奸***无疑,但是他的兵力要是真有清军的两倍多,那么也不会投降了。

清军入关是顺治五年,也就是公元1648年,这个时候八旗壮丁共346931人。其中满八旗壮丁55330人,蒙古八旗壮丁28785人,汉八旗壮丁45849人,另外包衣阿哈尼堪壮丁216967。八旗虽然做不到全民皆兵,但是两丁抽一还是没问题的,必要时候还可以三丁抽一,这样清军即使只算八旗,也可以抽出6、7万战兵,加上包衣,那就是16、7万人了。

而吴三桂的的部队根据史料记载是有“五万众”,不过这个是总兵力,战兵的话占比一般不会超过一半,那么最多就是2.5万的战兵,此外吴三桂当时还招募了乡勇3万多人,这样总兵力大约8万,不过乡勇的战斗力比较差,实际派不上什么用处。

耿永州旅游城市,耿永州旅游城市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多尔衮入关的时候并没有大规模动员,他所率部队大约是10万人。如果吴三桂依托山海关等要塞,加上大炮,而且明朝没有灭亡,有关内的不断增援,那么击退清军进攻问题不大的。不过在李自成进京以后,依靠山海关这个孤城是没可能长期抵抗的,军心士气不去说他,武器和***也是问题,所以吴三桂必须在降清还是降顺之间选择一个

开始吴三桂还是多少要点面子的,毕竟投降***太难听,不过李自成在京城拷掠明朝降臣后,吴三桂就迅速反转,改投了清朝,这也是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至于陈圆圆什么的,不过都是借口而已。

与清朝合作,是吴三桂当时可选择的最佳方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上吊***,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独守着山海关。南边面对李自成的威逼利诱,北边面对清朝的军事压力,吴三桂进退两难。

耿永州旅游城市,耿永州旅游城市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不论是清军南下还是中原***御敌国门之外,山海关都是一定要拿下的关口。吴三桂若处理不好,容易腹背受敌。

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供吴三桂选择的方案无非就三种。

李自成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率领的是一群乌合之众,攻陷紫禁城后劝降过吴三桂。吴三桂是地主阶级,双方立场不一致。

耿永州旅游城市,耿永州旅游城市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如同土匪进城,到处烧杀抢掠,对待明朝旧臣毫不留情,这就足矣让吴三桂感到忧虑。在劝降的过程中,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父亲,纵容手下夺取陈圆圆。吴三桂面对亡国之痛、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注定难以与李自成合作。

如果吴三桂实行方案,拒不投降,与明朝共存亡。那会面对南北夹击,最后以身殉国。

明朝末年,文臣武将大多已经斯文扫地,难有忠义的气节。

此方案,可留名千古,但吴三桂是机会主义分子,没有精忠报国的决心和勇气。

首先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独力难支,虽有义军,因囿于阶级立场,难以聚势抗清。其次置个人私欲及集团利益于家国之上。第三说明古时的忠君爱国情感与当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很大差别,君在国先,君不仁,弃君叛国还能"大义"凛然,言之凿凿。第四面对如此国运衰敝,民心丧失的明朝廷,正处于上升阶段,雄心勃勃、武功赫赫的大清***,即使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焕散的明军又怎能抵抗?新中国成立前夜,***推荐党内学习郭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至今仍有鲜活的历史意义,也警醒我们,爱国主义的教育不能放松,爱国主义的传统要牢牢坚守!

因为吴三桂有病。

明明有两倍于清军的实力,还要委曲求全,主动做清朝的奴才,这不是有病,这是脑子彻底秀逗了。

如果吴三桂连这点脑子都没有的话,他就不配成为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帝国轰然崩塌。而此时的吴三桂除了***惺惺的悲痛欲绝,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问题。

虽然吴三桂驻守的山海关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手下还有数千人的关宁铁骑及几万吴家军,但吴三桂却笑不出来。

因为明朝灭亡后,李自成进入北京,整个北方地区全部落入李自成之手;崇祯自缢后,包括朱由崧、朱由榔等明朝藩王在江南地区自立门户,建立南明***,但他们首先不是明朝正统,内讧不止且与吴三桂相隔千里,根本指望不上;更要命的是,在吴三桂的身后,十多万八旗军队虎视眈眈,正在寻找机会夺取中原。

留给吴三桂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了。

但很明显,此时的吴三桂并没有投靠任何一方的打算,毕竟作为明末最重要的军阀之一,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确实有相当的战斗力,这使得吴三桂自我感觉有割据称雄,甚至夺取天下的资本。所以吴三桂首先想到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是,无论李自成还是多尔衮都没有给吴三桂这样的机会。

由于吴三桂常年工作不回家,老爹、老婆和孩子都在京城居住,所以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吴三桂的家眷自然而然地落入李自成手里,这让吴三桂在针对李自成时有了更多的顾虑。

两个问题。

第一,清军入关的兵力有10万人。是吴三桂军的两倍还多!

很多印象中,以为清军人数很少,其实不然。早在1592年,明军抗倭援朝的时候,努尔哈赤就给明朝皇帝写信,要求抗击日寇。他说到,有马步军共计六七万!

其后的几十年,清军收服蒙古诸部,组建了蒙古八旗,又招降很多***,组建了汉八旗。

1644年,清军主力部队达到10多万人入关。

此时,山海关的明军,只有四万多人将近五万人。清军不但在战斗力上超过了辽东的明军,在数量上也占压倒性优势。

第二,吴三桂为什么要投降清军?

据说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吴三桂原本要投降大顺朝廷。而且已经从山海关出发,但是走到半路,突然跑回了山海关。究竟是为什么,世人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因为李自成军队在北京城催饷,榨取明朝官员财富。吴三桂的老爹吴襄也被打了,吴家的钱也被抢了。消息越传越歪,吴三桂以为全家被杀。气愤难当,决心投靠清兵。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硕士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霸占,吴三桂气愤难当,投靠清兵。

我们分析,吴三桂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将领,绝不会因为一点琐碎的小事,就轻率的决定他自己和几万将士的命运。

吴三桂应该是在向北京进发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多关于李自成起义军的信息。经过分析判断,他认为这些人军纪败坏,难成大事,终究不会是清兵的对手。与其跟着李自成,最后一起失败。不如趁早投靠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