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标志性建筑包括龙门石窟,洛阳九龙鼎,洛阳电视塔,白马寺和洛阳市明堂天堂。
龙门石窟是世界遗产,5a景区文化保护单位。龙门石窟的重要性,对于洛阳来说,就像是故宫对于首都北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历史可以说是古都洛阳历史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它是洛阳的地标。
丽景门附近有多个停车场,可以停旅游大巴。
其中较大的停车场包括南园停车场、嘉禾路停车场、宝昌路停车场以及天河北区大中华国际广场停车场。
具体选择哪个停车场需要根据停车场的位置、价格、车位数量等因素进行考虑。
建议在前往停车场前提前查询路况和停车位空余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在西门北广场停车!
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
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
附近有多个停车场可供旅游大巴停车。
因为丽景门地处市中心,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有多个停车场,如丽景门停车场、王府井停车场、国瑞城停车场等,均可停放旅游大巴。
此外,也可以根据导航找到其他停车场,如文化广场停车场、东方广场停车场等,都可供旅游大巴停放。
附近没有合适的停车场因为丽景门周边地区主要为商业区和住宅区,缺乏大型停车场或停车位,很难满足旅游大巴停靠的需求。
建议在远离市中心的停车场停靠,然后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前往丽景门。
例如,可以选择前往南京南站的停车场,然后乘坐地铁3号线到丽景门站,在丽景门站下车即可。
洛阳的鲜卑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与汉族充分融合了,早已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再加上洛阳初解放时人口只有不到10万,现已713万,其中很多都是50年代在洛阳建设十大厂矿时从东北、上海等老工业基地迁来的人口及其后代,这些厂矿有: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407厂、洛阳玻璃厂、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热电厂、洛阳棉纺织厂、洛阳5111厂,这些厂矿职工人数远超本地人口,鲜卑基因已经被稀释的几乎找不到了,不过洛阳老城人中确有一些人肤色很白,近似白种人,这也许就是鲜卑人的遗存了。
确实有一些不懂历史的家伙,纯是为了挣钱写历史自媒体,信口开河,说现在的洛阳人一大半是鲜卑人的后裔。这个就跟说现在的咸阳人一大半都是秦国后裔,一样都是不动脑子的瞎掰。
别的不说,要知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件事,距离当下已经有1500多年,如果以每25年一代人来计算,一户鲜卑人在洛阳存活到今天,至少已经传递了60代人。这60代人要确保自己不离开洛阳,一直坚持到21世纪,这个难度系数,真的很高啊!
首先,我们知道,就在北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河阴大***,***对象就是洛阳城里的鲜卑权贵,据《北史》、《魏书》记载有一千三百多人,《资治通鉴》记载有两千多,上至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皇帝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杀个精光。
也就是说,从山西迁到洛阳的那些鲜卑人,大部分上层人士在这场河阴***中便已经“俱灭”,而此时(528年),距离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不过30余年而已。
当然,确实有幸存者,逃避了那场***,而后又很低调地坚持百余年,到了唐朝年间,好!安史之乱又来了,先是安禄山从北面杀过来,攻破洛阳之后纵兵大掠,更不用说欺男霸女——如果你继续***,没事,好,几年之后官兵又来了,收复洛阳。没多久史思明再杀过来,又打破一次洛阳,再杀一遍。761年,官兵再来,杀第四遍——别以为官兵杀进来就不欺男霸女,当时唐朝的盟军可是回纥人,他们说好了,城池归大唐,财帛人口归回纥——所以,基本上你这一回是逃不脱,99%的可能就是从此在草原上当奴隶了。
当然,也有可能史思明杀过来的时候,你跟随官兵跑了,事后再逃回来,所以依旧没事。OK,咱接着来。
接下来就到了北宋,北宋的都城在开封,所以你可能觉得洛阳大概率就没事了。可事实上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的同年年底,洛阳便被金兵攻破,当时周边有一万多宋军又杀回来,金兵撤退,却把城里的百姓全部迁到了黄河北岸。随后,围绕洛阳城的争夺战一直打到1140年,其间洛阳几易其手,城内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宅悉数被毁,真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老百姓哪里还能留在城里住?
再往后,洛阳城里恢复生产、人口重新聚集,到了明末,又来事了——请注意:洛阳此时是福王朱常洵的封地,1641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将福王府一把火烧为灰烬,直接造成洛阳军民万余人死亡。
老实说,洛阳从此就真正衰败了。到民国年间,这里已经是一座完全不起眼的三线城市。可是侵华日军来了,依旧不放过他。1938年开始,日军飞机开始频繁空袭洛阳,大空袭6次,小空袭每月都有。单是1938年7月3日一次,就炸死居民200余人。1939年,河洛图书馆被炸,死伤高达上千人。1940年,更出动12架对洛阳老城进行地毯式轰炸,投放大量毒气弹,死尸满街,家家带孝,甚至有数十家惨遭灭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1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