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Bath),英格兰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在布里斯托尔港的东南约25公里。以其乔治王时代的建筑和古罗马温泉而著名。巴斯温泉是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人开始系统利用的,并修建了一系列浴室和神庙。巴斯的意思,在英文就是“沐浴,澡堂”。巴斯的建筑风格统一,均是以当地Combe Down地下开***的蜂蜜石修建的乔治王时代风格的镇屋。巴斯是英国旅游胜地,人口仅九万多,但游客数量仅次于伦敦。1987年,巴斯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的温泉地点被凯尔特人当作神庙,奉献给苏利丝(Sulis)。罗马人则把她视同於罗马神话中的米娜娃(Minerva)。不过罗马人入侵后,仍然用苏利丝这个名字,所以现在还有「阿奎莎丽思(Aquae Sulis)」(意为「莎丽思的水」)这个城名。
巴斯位于英格兰的西南部,是英国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我有幸去这个小城游览过两次,一次是在5年前的夏季,一次是前不久,不论什么季节,这个小城给我的印象都是古典、优雅、柔和、精致。
抵达这座城市会首先被此地的建筑吸引。整个小城的建筑是统一的奶***(也有说是蜂蜜色),建筑风格以乔治王朝时期的风格为主,强调对称有序的美,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巴斯著名的***新月楼(The Royal Crescent),30栋楼联排成一体,与街道一起排成新月状的弧形,曲线优美高贵,旁边还有个博物馆叫新月楼1号,是18世纪一座富人的住宅,里面保留了旧宅的原貌,可以窥见到当时上层人士的家庭生活。
不过说到巴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应该还是它的古罗马浴场(The Roman Bath), 其城市名Bath本来在英文里也是洗浴的意思,可见这个浴场的重要性。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罗马统治时期在这里发现了温泉,由此兴建了浴场,也有传说是温泉里的矿物质治好了古罗马一位王子的病所以等他继位以后下令抽出温泉水到巨大的石砌池子当中用来洗浴,不管如何,总之是罗马风格的浴池被建成,并至今热气腾腾。里面还有一些古罗马时期的文物,值得一观。
除了这两个必看的景点以外,巴斯还有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故居老宅(她在这儿度过两个***期),现在被改造成博物馆,这也是现如今很多游客游览此地的原因之一。坐在这栋老宅里,喝喝英式下午茶,看着墙上达西先生的肖像,不禁能回想起很多“傲慢与偏见”里的情节。
即便不看任何景点,在小城的街道上闲逛也会有很多收获,街上有很多卖艺术品、古董及创意产品的商店,逛累了可以去有300多年的沙丽兰之家喝茶或用餐,她们家的面包是最出名的。博物馆爱好者可以去当地的时装博物馆转一转,1000件展品记录了时尚的变迁及每个时代装饰艺术对时尚的影响。
巴斯可以说是一个被田园风光包围着的古典优雅的英国小城。
作为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巴斯一向是受游人青睐。它被赋予的名号也很多,比如说:英国最美城市,最干净城市等等。傅雷也曾夸赞巴斯是“精致而美丽的城市”。
巴斯位于英格兰西南部,距离伦敦约100英里的路程,在2001年普查的时候,人口甚至还不足9万,是一个实打实的小城。虽然城池不大,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是巴斯却拥有英国最高贵的街道和曲线最优美的建筑,风光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18世纪时,著名的设计师约翰·伍德还在老城的基础上对巴斯进行了完整设计,所以巴斯可以说是融合不同时代的特色,它有着乡村的优美景致、慵懒步调,却又不会和潮流脱节。
另外关于巴斯的典故和故事也不少。
众所周知,巴斯的英文名叫bath,意思是浴池,而之所以会得到这个名字,则是源于这里独特的温泉。关于巴斯的温泉,相关的故事还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则要属下面这个: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Bladud王子,他到雅典去读书,不行染上了麻风病。在回国以后,就被驱逐到乡下,由于生计所迫,不得不养猪为生(还有版本说的是养羊)。
猪喜欢吃橡籽,一天,馋嘴的猪群见到一个池塘中漂满了橡籽,便争先恐后地冲了进去,王子只好下到池塘里把猪群赶上岸。池塘里出奇的热,王子上了岸甚至都有些喘不上气来,但他忽然发现麻风病却不治而愈了。王子大为欢喜,将池塘整修为温泉浴池,在他登基成为国王后,在这里建立起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城市——Bladud。公元1世纪,入侵英国的罗马人看中了这里美丽宜人的温泉,正式将此地取名“巴斯”。
另外,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也与巴斯有不解之缘。18世纪末,她和姐姐在巴斯度过两个长***,便喜欢上了这座小城,并一炮打响了成名作《傲慢与偏见》。1801年随退休的父亲迁居到巴斯后,十分聪慧的简·奥斯汀深入了解巴斯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尤其是中产阶层的人际关系,接连完成了《劝导》和《诺桑觉寺》。现在巴斯市中心盖尔街都还伫立着简·奥斯汀纪念馆。
总而言之,巴斯绝对是一座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mdw.com/post/17077.html